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语言选择: 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七彩动态 >

七彩动态

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推荐——抑郁、双相孩子整天宅家里,如何引导出门社交(下)

昨天的文章分析了孩子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障碍后,不愿意出门社交的原因和心理活动。而且,如果孩子频繁出门,反而可能有4个隐患。

 

文章还将孩子不愿意出门社交的问题分为轻、中、重3种情况。

 

父母究竟如何应对这3种情况?今天这篇文章继续详细分析,提供建议。

 

01

孩子为啥不愿社交?

共情、倾听、积极引导

 

第一种情况,孩子的社会功能受损,但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还算正常,生活基本能自理,也跟父母有较多交流。

 

这往往说明孩子的病情不算很严重,而且跟家人的亲子关系也还可以,父母应感到庆幸。

 

可是,这种“关系好”有可能是表面的,或者是暂时的。孩子跟父母的交流可能只止于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层面,缺乏更深层次的交流,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其实不愿告诉父母。

 

而且,如果孩子的病情不断发展,孩子感到更加绝望时,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亲子冲突,亲子关系变得恶劣。

 

所以,即使孩子现在看上去还可以,父母也要积极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争取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其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加快康复,恢复社会功能。

 

具体来说,父母要利用“良性沟通三部曲”——共情、倾听、积极引导,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其不愿意社交的真实想法,寻找这背后可能有哪些叠加性心理创伤,并有意识地去修复。

 

比如,孩子可能会说,同龄人都在上学,自己却休学了,这样走出去让别人知道了会“很没面子”,觉得自己弱爆了。

 

这种想法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很多大众对于精神障碍仍有偏见,容易指指点点、背后议论。换了是大人得了抑郁症没法工作,也一样会有这样的担心。

 

所以,父母要跟孩子共情,理解他们的难为情,更要理解这背后的自卑、焦虑和扭曲认知——我不如别人,我远远落后了,别人会瞧不起我的。

 

 

 

 

 

接着,父母再引导孩子积极、理性、从时间思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父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他们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很多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学生都休学过,担心落后于同龄人。

 

就算是复学后,他们也担心自己的年龄比同班同学大,学习跟不上而被嘲笑或轻视。而且这些担心真的有可能发生,小部分素质较低、本身也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同学、甚至是老师,可能真的会瞧不起孩子。

 

可是,从一生的高度和长度来看,这都是暂时的,只是短暂的某个人生阶段,而不是结果。那些与我们三观不合的同学、老师,只是人生的过客,往往一毕业就再也看不到他们了。

 

相反,如果一家人经过努力,积极配合专业的治疗,孩子的病真正地康复后,这段患病经历会转化为人生财富。孩子的心理年龄和逆商会超过大部分同龄人,心态更成熟、睿智,甚至能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接诊过的患者皓轩,他曾因病辍学了5年,23岁才考上大学。他决定高考前也很担心会被同班同学嘲笑,还担心本科毕业时都27岁了,会不会找不到工作。

 

而现在,他已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并积极地准备考研,提升学历,现在还结婚生子了,生活非常幸福。

 

另外,有的孩子很可能在以前人际交往中,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父母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回忆并说出来,然后父母给予共情、倾听、积极引导。

 

另一方面,父母要深入看到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受挫,是否与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足有关,如果有,父母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

 

比如我们接诊过的患者凯霏,她的妈妈非常注重培养女儿的“人脉”。妈妈的初心是好的,但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她不顾女儿意愿替其选择朋友,还总是逼迫女儿给不喜欢的老师、同学送礼示好。

 

最后适得其反,凯霏不但没有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还形成了“讨好型人格”,遭受了大量来自人际关系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跟孩子深入讲讲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法则。包括最常见的黄金法则反黄金法则、以及白金法则

 

黄金法则指的是“你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掌握这个法则的人情商高,更懂得换位思考,用礼貌和尊重的方式与别人相处。

 

反黄金法则指的是“我这样待你,你也要这样待我”。这个法则强调的是双方平等,这本来没有错。但如果总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认为别人必须像自己付出的那样来回馈自己,就很容易失去理性。

 

当别人做不到,我们会悲伤、愤怒,并引发人际矛盾及冲突。这是人际关系中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最常见原因。

 

白金法则指的是“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你就怎样对待他”。这个法则是把双刃剑,要拿捏好分寸。

 

对于心身健康的成年人而言,白金法则能使其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做到左右逢源,对其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帮助。

 

但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尤其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而言,这很容易使他们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去迎合、讨好别人。这种“讨好型人格”反而容易加重心理压力,并更容易遭到欺凌。

 

所以,白金法则指的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是在不触碰自己内心原则的基础上,适当满足别人的心理诉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但对于青少年来说,这要求有些高。

 

所以,我建议父母在教育儿童、青少年时,只需让孩子掌握黄金法则即可。并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努力自我提升上,同时加强自我反省能力,较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必要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如果发现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有走了极端的“反黄金法则”或“白金法则”,则一定要警惕,积极引导,慎防孩子继续遭受人际关系上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其实,在青少年成长阶段,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比社交关系更重要,因为这是自信的主要来源之一。孩子有了基本的自信,人际交往才能更加顺利。

 

所以,如果孩子反问,“老爸老妈,你们跟我说了一大堆,就是为了让我出门社交吧”。

 

其实真不是,以上引导是为了让孩子更理性地看待患病经历和社交这件事,具备更有智慧的认知,这有助于加快康复。

 

当孩子有了积极的心态,也不再过分在意外界的目光后,出不出门社交根本不是个问题,还能留有更多时间专心学习,提高实力和自信呢。

 

所以,父母引导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放宽心态,学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不要急于让孩子出门社交。

 

除此之外,像我上面说的,这种情况的孩子往往遭受过来自学校的、较多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有严重的学习障碍,比如想学学不进去,一提到学习、学校就烦躁等。

 

父母最好积极学习关于学习障碍的知识,了解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应对方法,帮助孩子重新找回学习状态,才更有希望复学成功。

 

02

父母持续改善

子关系、家庭氛围

 

第二种情况,孩子的社会功能与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孩子除了不愿出门以外,跟家人的交流也很少。

 

这说明孩子很可能遭受过不少来自父母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对父母有较大排斥,亲子之间有明显的隔阂。

 

 

 

 

 

这时,更重要的是先改善亲子关系与家庭氛围,先让孩子愿意在家里多说话。

 

比如,夫妻之间要停止互相抱怨和争吵,父母要停止指责孩子,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尽量不在家里唉声叹气、以泪洗面或发牢骚。

 

还有,父母要有意识地寻找,自己到底在什么事情上对孩子造成过心理伤害?若找到了,最好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并持续作出改变和提升。

 

父母若能做到这一点,相当于一场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孩子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十分有利于孩子病情的康复。

 

与此同时,父母要有意识地营造轻松、融洽、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孩子才更有可能从自己的小屋中走出来,更愿意与父母交流。

 

也就是说,这时孩子的病情已经明显好转,达到了上面程度较轻的第一种情况。父母便再参考第一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引导孩子进一步康复,恢复社会功能。

 

03

建立底线思维,

做好强制送医的准备

 

第三种情况非常严重,孩子整天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与家人的交流基本零交流,且不愿看到父母,得家人为其送饭,社会功能与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都严重受损。

 

孩子甚至可能频繁自残,有严重的自杀倾向,或可能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这时,父母一定要留意孩子的动态,要设立“底线思维”,并在合适的时机,用理性、平和的方式把底线告诉孩子。

 

这个底线是什么?那就是孩子绝不能伤害自己和他人,更不能绝食、自杀。否则,父母为了挽救孩子生命,会将其强制送院,接受紧急治疗。

 

部分有自残、自杀、绝食等倾向的孩子,在了解父母的底线之后,也就有可能愿意面对问题了。

 

那如果父母没来得及告诉孩子底线,或者孩子知道后还是没有改变,又或者孩子出现了幻听和妄想等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父母最好赶紧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父母可以留意是否有相关资源,能请到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到家里出诊。

 

尤其是有心理干预经验、或危急心理干预经验的精神科医生;又或者由精神科医生带着有危机心理干预经验的心理治疗师一起出诊。

 

因为孩子不愿交流、缺乏求治动机,如果家长强制送院,难免在短时间内恶化亲子关系,一系列的医疗强制措施也难免对孩子造成一些心理伤害。所以,如果能把医生请到家里进行诊察,是最理想的方案。

 

只不过在现实中,在国内优质的医疗资源严重缺乏的当下,想实现这一点还是比较困难的,那家长就真的要考虑强制送医了。

 

 

 

 

第二步,家长最好提前对可选择的医院有所了解,对比后设立预案。比如了解这些医院精神科的诊疗水平,住院环境,治疗模式是否人性化,是否配备有专业的设备(如需实施电休克治疗时,是否可提供改良电休克治疗)和措施,是否配备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营养疗法等等。

 

有的三甲医院虽然历史悠久,大夫也很权威,但可能病房的面积较小,环境比较破旧,或没有青少年病区,重症患者和轻症患者住在一起。

 

那么,当孩子看到病房里的重症患者、比如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时,他们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病耻感、恐惧感,对家人、医务人员更加愤怒。这是要尽量避免的。

 

总之,就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住院环境好的、设备完善的、人性化的、有人文关怀氛围的医疗机构,尽量降低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第三步,情况危急或孩子触犯底线时,父母最好果断强制送院,不要盲目心软。

 

有的父母很纠结,下不了决心,心疼孩子遭罪、受苦。确实,在强制治疗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往往会比较激烈,可能激烈反抗或言语辱骂,父母的痛心、不忍、差点想放弃,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当孩子的生命安全被严重威胁时,这种心软并不理性。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这时应该“菩萨心肠,雷霆手段”。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后续还有机会弥补,家长不必灾难化思维。

 

孩子经过住院治疗后,其情绪可能有所好转,精神病性症状也得以消失,再加上父母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积极改善亲子关系,说不定孩子就愿意与父母有基本的交流了。

 

此时孩子的情况就达到了上面第二种情况,父母可参考上面的应对方式;逐步让孩子再达到第一种情况,以此类推。这样,孩子也就更愿意走出去社交了。

 

总的来说,父母要了解孩子不愿意社交背后的心理活动特点,不能急于求成、希望一步到位。孩子的精神心理障碍是日积月累而成的,解决问题也要循序渐进。所谓“帮助孩子走出去社交”的问题,本质上是帮助孩子从“困兽”的状态中走出来,实现真正的康复。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沈阳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沈城唯一荣获全国优秀心理服务机构提名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理念: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换发出七彩的光芒!
服务项目:沈阳心理咨询、沈阳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沈阳恋爱情感心理咨询、沈阳职场心理咨询、沈阳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沈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沈阳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沈阳情绪管理心理咨询、沈阳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沈阳神经症性心理咨询、沈阳EAP心理咨询、沈阳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沈阳压力管理心理咨询
咨询热线:024-23500628    13889330109(微信同步)
微信公众号:七彩生活心理家园(qcxljy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