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心理咨询师推荐 ——沉迷不是享受,是为了不痛苦:那些成瘾行为背后的无声呐喊
“我天天沉迷其中,其实也没那么快乐,但重要的我可以感觉不到痛苦。”这句自白,撕开了成瘾行为华丽却空洞的表象。
在网吧角落,23岁的小林每天游戏超过16小时。他并非享受胜利的刺激,而是只有在虚拟世界的厮杀中,才能短暂逃离现实——父母无休止的争吵、童年时被反复指责“没用”的羞耻感,以及内心那个不断回响的“你是个失败者”的声音。
李女士的情况同样如此。离婚后,酒精成了她唯一的“知己”。夜深人静时,酒杯映照的并非快乐,而是麻痹——麻痹被抛弃的撕裂感,麻痹童年时父母情感忽视留下的巨大空洞。酒醉后的混沌,竟比清醒时面对内心那个“你不值得被爱”的指责要轻松得多。
成瘾,从来不只是意志力的失败。精神分析家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点明核心:这是一种“失败的自我调节”。当一个人内在世界因创伤而崩塌,成瘾行为成为维持“整合感”的救命稻草。
小林和李女士的行为模式,指向一种更深层的心理结构损伤——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它不同于单次创伤事件(如车祸),而是源于长期的情感虐待、忽视或控制(如冷暴力家庭、操控型伴侣)。这种持续伤害导致:
1. 空洞的自我: 基本的情感需求(被看见、被理解、被共情)从未被满足,自我结构脆弱不堪。
2. 情绪风暴: 无法调节强烈的羞耻、愤怒、空虚感。
3. 内在暴君: 脑海中持续存在严厉、攻击性的自我批评声音。
成瘾行为,是CPTSD患者发展出的一种“替代性求生”策略:
* 用行为代替语言,用快感麻痹痛苦: 暴食代替了求助的呐喊,性成瘾承载着“我值得被爱”的卑微幻想,赌博成为对抗“命运之手”的替代性父母。这些行为是“不可言说的创伤”的非语言再现。
* 重复强迫:寻求掌控的幻觉: 许多成瘾者陷入一种“熟悉的地狱”模式。心理学家发现,他们会无意识地重复早期创伤情境(如被控制、被忽视),试图在成瘾行为中获得掌控感——即使这种“掌控”最终带来毁灭。酒精带来的短暂“放松”,游戏中的“所向披靡”,都是对内在失控感和自我碎裂的暂时压制。
* 对抗“内在批判者”: 严厉的自我攻击(“你真没用”、“没人爱你”)带来巨大痛苦。成瘾行为(如酒精的麻木、赌博的刺激)提供了一种暂时的“麻醉”,用以对抗内在那个无处不在的批判声音(超我)。
走出迷宫:理解比戒断更重要
治愈的关键,并非粗暴地要求立刻“戒瘾”。这如同要求一个骨折的人立刻奔跑。核心在于理解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
1. 看见创伤: 在专业帮助下(如创伤知情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识别和理解过去的创伤经历如何塑造了现在的行为模式与内在感受。
2. 重建情绪调节能力: 学习识别、命名、耐受和健康地表达那些曾被成瘾行为压抑的强烈情绪(羞耻、愤怒、悲伤),发展新的应对策略。
3. 驯服内在批判者: 通过治疗,将严厉的自我攻击转化为更友善、更具支持性的内在对话,建立健康的自尊。
4. 发展稳固的自我感: 弥补早期缺失的心理营养,逐步构建更坚实、更整合的自我认同,减少对“外在替代物”(成瘾对象)的依赖。
沉迷的深渊底部,并非堕落,而是未被看见的创伤在无声哭泣。每一次“放纵”,都是灵魂在破碎边缘的笨拙自救。当我们停止用道德批判审视成瘾者,开始用心理视角理解那些行为背后的空洞与呐喊,治愈的曙光才真正显现。
创伤不是烙印,而是未被读懂的语言。当内心的风暴终于被命名,那些笨拙的自我拯救,终将让位于更有力量的治愈。
你或身边人的“沉迷”,是否也藏着未被言说的痛?
沈阳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沈城唯一荣获全国优秀心理服务机构提名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理念: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换发出七彩的光芒!
服务项目:沈阳心理咨询、沈阳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沈阳恋爱情感心理咨询、沈阳职场心理咨询、沈阳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沈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沈阳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沈阳情绪管理心理咨询、沈阳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沈阳神经症性心理咨询、沈阳EAP心理咨询、沈阳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沈阳压力管理心理咨询
咨询热线:024-23500628 13889330109(微信同步)
微信公众号:七彩生活心理家园(qcxljy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