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语言选择: 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七彩动态 >

七彩动态

沈阳心理咨询师推荐——心痛的儿童自杀:孩子若不懂与世界相处,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

 

 

 

最近看社会新闻,总是有一种很压抑又无奈的感觉。
从山西太原大二学生自杀,到江苏常州小学五年级小学生跳楼,每一件都让人太过惋惜。
更让我觉得心里害怕的,是现在孩子自杀的事件,已经不仅仅是出现在新闻中的小概率事件。
很多妈妈在咱们的留言区,也在说自己身边有孩子走了极端……
曾看过一份《中国儿童自杀报告》,其中有几个数据也让人触目惊心。
调查显示:
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

 

 

 

 
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
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
这些惨痛的案例和数字在提醒我们:
这已经不是告诉每个孩子“你要坚强”,或指责学校体制能够解决的问题。 我更想讨论的是,如何教会孩子们在碰到困难、碰到挫折,无数次想放弃自己的时候,能够迈过心里那道坎儿,让自己好好的活下去。

 

01

让孩子知道

家永远是他的避风港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强大的依靠。
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他才会拥有强大的心脏,事儿来了,也不会怕事。
之前咱们分享过郑渊洁书中的一个故事:
一个小女孩被同学栽赃,冤枉她偷东西。
小女孩很委屈,大声说自己没有偷东西,并且对逼她认错的老师和同学说:
“我要告诉我妈妈。”
当时老师很吃惊,本来老师的想法是:
如果女孩不承认偷东西,就用告诉她父母的方式来威胁她“招供”的。 后来女孩父母听到消息,急忙忙来到学校,两个人都无条件的选择相信自己的女儿。
因为他们了解女儿的品行,愿意做女儿的后盾。
很多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走极端,都是跟父母不相信他们或者害怕父母惩罚有关。
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孩子相信,父母是爱他的,会跟他说一声“别怕,爸爸妈妈在呢”。
如果孩子对父母有这种信任,犯了错敢告诉父母,他钻牛角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知道家就是自己的港湾,有底气面对一切困难。

 

02

让孩子知道

他很棒,一直很棒

 

很多孩子虽然每天都跟父母见面,跟同学相处,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内心已经渐渐成为孤岛。
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变得很低很低,觉得自己不被爱,也不配被爱,自己只是别人的笑柄和家庭的负担。
前段时间有个17岁重庆高三学生自杀的新闻,就让人觉得特别惋惜。
这个孩子叫小舒(化名),他曾是当地很有名的“天才少年”。
2岁就能独自阅读一些幼儿读物,3岁可以每天看五六本图画书。
4、5岁的时候,就可以看普通文字类书籍了。
当地的报纸,还专门给他写过特稿。
他的成绩也一直是名列前茅,一路都是重点学校的尖子生。
但在初高中之后,他的情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面临很多跟同学之间的沟通问题。同时开始出现自杀倾向。
到高中之后,更是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不认同,对异性身份有强烈向往。
在同学眼中,他“不男不女”,在老师眼中,他沉默敏感,在父母眼中,他缺乏阳刚之气。
这个孩子在遗书中写道:
「对不起,我尽力了。在下一次让自己如此失望之前,还是早点了结为好。没有比我更卑劣下贱的可怜虫了。我太脆弱,就这样就压垮了。」
面对这样一个年轻生命的结束,我们很难说这是因为孩子本身的脆弱。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内化。任何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批评和引导,都应该是“对事不对人”的。
孩子有错可以批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及时求助专业机构引导,但是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这一切都不影响父母对他的爱,他一直是一个很棒、很值得被爱、被珍惜的人。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我们看到他、接纳他,他就会感到自己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他紧绷的那跟弦,才能真正的放松和柔软下来。
儿童自杀案件中,还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跟强烈的挫败感相关。
孩子们认为自己无法克服,才会走上绝路。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小给孩子一种,她能够做好的信心。
曾经跟一位加入咱们读者群的妈妈,聊了很长时间。
她提起住在某个北方的小县城,儿子4年级时候,英语成绩不好。
孩子的英语老师是个比较“刀子嘴”的人,所以儿子对英语的自信心越来越低,总是说自己很笨,自己学不好。
这位妈妈告诉我,她和老公都是农村出来的,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想辅导孩子,也是力不从心。
后来有一次她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有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
但可以听很多遍,直到能把句子记录下来。
每天晚上听、写两组对话,也就是四个句子。
听写结束后,孩子对照书本检查核对,纠正错误或不会的单词。
最后,要将这两组对话背下来。
这种方法,锻炼了孩子的听力,增加了孩子的单词量和句子量,也加强了孩子的口语。”
这位妈妈告诉我,她当时就把文章转载收藏,用这个方法跟每天晚上陪儿子练习。
她文化程度不高,最开始不放心让孩子自己查,她就再查一遍。
有时候一个单词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对照。
孩子每写对一个单词,一句话,她都特别开心的夸孩子。
跟孩子说写的慢不怕,有进步就行。
经过一个寒假的锻炼,孩子的英语成绩真的提高了不少。
主要是孩子看见自己的进步,自信心也足了。
这位妈妈特地向我表达感谢,但其实她更让我感动。
她留意到了孩子的心理压力,留意到了孩子面对的困境。
但是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孩子不认真学、不好好听课,而是主动的帮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她在孩子面前展示出来的,是一个“有办法”的妈妈形象。
在这种影响下,孩子会逐渐明白自己面对的所有问题,都能够通过好的方法和努力去解决。
而不是被别人说不行,自己就真的不行了。
孩子的心理韧性,就这样一点点被培养了起来。

04

让孩子知道

生活中还有太多值得热爱

 

日本喜剧界泰斗德永昭广,曾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写了一部自传小说《佐贺的超级阿嬷》。

阿嬷的意思,就是外婆。

 

 

 

德永昭广童年父亲早逝,母亲无力抚养,就把他寄养在乡下的外婆家。

但外婆同样非常贫困,家中经常吃不饱饭。
可是外婆从不嫌弃他,也从来不抱怨生活。
总是从困苦艰辛的生活里,找到值得庆幸和感恩的事情。
她会把一些木棒布置在河里,拦截上游菜市场被小贩丢弃的农产品。
有时候能捡到一些西红柿或黄瓜,她就跟昭广说:
“这是咱家超级市场,不仅免费,还送货上门呢!”
看到昭广为很多事情难过,就宽慰他:
“晚上不要谈论难过的事情,无论多难过的事情,到了白天就没什么大不了了。”
她也从来不问昭广功课上的事情,只是会唠叨:
“ 要带着笑容,好好跟人打招呼。”
“ 你一笑,旁边的人也跟着笑了。”
也正是因为外婆的乐观豁达,昭广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却成为了一个自信阳光,也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很多时候,孩子看待问题的心态,是会被父母传染的。
如果孩子每天都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领导、同事有多烦人、工作有多累、家里有多穷、孩子有多不争气,那么孩子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就会被慢慢损耗掉。
但如果父母总是谈论美好的事情,让生活充满仪式感,对各种“小确幸”会有感恩的心,孩子也会跟着积极起来。
所以想让孩子热爱生活,我们成年人就需要先热爱生活。
最后我想说,给孩子最好的生命教育,其实不是每天告诉孩子生命有多珍贵,更不是人为的给孩子制造挫折。
一颗勇敢无畏的心,一定是先被父母无条件的爱过、接纳过、信任过。
他知道了这世间无论发生什么,都有人愿意跟他站在一起。
这些信任、这些倾听、这些帮助、这些榜样,会成为孩子一生的铠甲。
守护她一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 The End -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沈阳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沈城唯一荣获全国优秀心理服务机构提名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理念: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换发出七彩的光芒!
服务项目:沈阳心理咨询、沈阳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沈阳恋爱情感心理咨询、沈阳职场心理咨询、沈阳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沈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沈阳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沈阳情绪管理心理咨询、沈阳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沈阳神经症性心理咨询、沈阳EAP心理咨询、沈阳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沈阳压力管理心理咨询
咨询热线:024-23500628    13889330109(微信同步)
微信公众号:七彩生活心理家园(qcxljy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