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语言选择: 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家长注意!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猛增,一定要重视!

许多家长认为,小孩子无忧无虑,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生中确实存在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加上网络的发达,虚拟空间的诱惑增多,中小学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他们经常面临心理情绪方面的剧烈的变化。更为特殊的是,中小学生处于人生历程中的“青春期”,这个阶段,体内的激素水平、各脏器功能均发生剧烈的变动,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下面,就让我们与沈阳心理咨询师,一起聊聊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那些事情。
 
01、如何看待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现代人的“健康”概念中,除了生理意义上的“能吃能睡不生病”以外,心理健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的道德素养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比单纯的学习文化课更为重要。比如说: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责任心、感恩心,都需要从小加以培养和关注。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在注重学习分数和升学率的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应对方式,注意学生心理发展,引导促进学生心理向阳光、开朗、健康的方向发展。
 
02、在心理问题上,男女性别会有差异吗?
有的。调查数据发现,女生的抑郁、焦虑、心理不平衡状况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这可能是因为女生面临的压力和竞争与男生相同,但女生先天的敏感与细腻往往使其适应力弱于男生,她们在心理上更脆弱,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03、中小学生最多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为强迫症状,其次为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还有诸如多动症、注意力障碍、抽动症等问题。可以说,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不少,部分还比较严重。
 
强迫症状一般包括:①强迫思维 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②强迫行为 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强迫症患者往往伴随明显的焦虑症状。有强迫症状和强迫倾向的人,思想会非常涣散,不易集中精神,记忆和理解都会被干扰,所以学习困难必然会出现。
 
04、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是每个人一定会经历的成长过程,这个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都会经历非常明显的变化:“性”的特征出现,性角色的认识、性行为的产生都是在这一阶段。所以,学校面临着“青春期”教育的重要课题,许多的教育问题实际上都与这个生理阶段有关系。早恋、不成熟的社会认识、过早地参与一些社会负面活动,都是造成孩子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原因。由此还会派生出“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问题。
 
05、“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单亲家庭子女具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可能因为单亲家庭的学生或许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父母不和谐的氛围等因素,导致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征,如敏感、孤僻、违拗,也说明单亲家庭的中学生的承受能力较低。
 
06、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除了单亲,一些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与情绪相关的方面,如抑郁、焦虑、适应不良、强迫、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一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已经长大,开始懂事,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人或其他亲属在生活上照顾一下就可以了。可事实是,刚离开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处于“心理断乳期”,非常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家庭环境的突然改变会让他们无所适从。同时,我们还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也相对比较突出。
 
07、有什么措施可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对于老师来说,在教育理念上要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可有可无的“额外”任务,有条件的可以培养专业的学校心理卫生辅导老师,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于学校来说,可以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讲座、互动拓展活动、师生或学生间讨论,开设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答疑解惑,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家长来说,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家长的重要责任。家长要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有一定警惕性,平时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掌握孩子动态变化,还要注意理解青春期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避免简单粗暴对待孩子。当孩子出现违拗、暴躁、不耐烦、甚至窥视、偷窃等行为时,就要有所警觉 。女孩子过分注重外表,如化妆、衣着过分讲究等现象时,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还要关注孩子在阅读的书籍、沉迷的游戏等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用正确的方法诱导 。这里要注意避免“过分依从、溺爱”和“粗暴干涉、禁止”两个极端。